元知网
主题 : 一首诗歌的生成
级别: 创始人
0楼  发表于: 2013-07-20  

一首诗歌的生成

    中午陪孩子到游泳馆游泳,在这三个小时里我正好又重温了《现代诗歌的结构》的前几章,看书不在于记忆,而在于默默地跟上书本的节奏,同时能对照自己的写诗经验理解书本中没有明说的东西,虽然在水边,但这几天温度奇高,即使在凉棚底下仍然能感受到热烘烘的暑气,但我看见孩子在水中靓丽的身姿、她浮在水中的纯净的面孔让我想到孩子绝不亚于一首最好的诗。这一年来,女儿已经能在水中游刃有余了,我在岸上不必担心,因此更能沉浸在书中,这也是人生难得的时刻,不必计较一首诗无人喝彩,也无需为生活的烦恼所干扰,只是这样的时刻实在太少。大多时候我在写诗的时候会想到糟糕的生活,在生活的时候又会牵挂着一首诗,虽然我还不至于是一个怪诗人,但这种状态还是会令自我感到多多少少的尴尬。诗人在于虚构一个完整的可以独立存在的诗的秩序,但是这个秩序只有在诗歌里面才称得上一种伟大的、坚固的秩序,它对现实是一种完全不起作用的秩序,这也是为什么诗人以一种现实的姿态急于介入现实时往往会被现实所击败的原因。那种以为诗能充分认识现实的诗观实际是与诗的艺术毫不相干的东西。但是世人往往热衷于追逐、追捧这种与诗毫不相干的东西,那些著名的诗人或者马上要著名的诗人尤其最终会被这种与诗的艺术毫不相干的东西所累,因为在他们看来,以诗的艺术来认识、改变、完善现实恰好是他们义不容辞、与名誉相当的责任,殊不知,这并不是构成他们是一个诗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水边反复琢磨“自由”、“原创”、“反抗”、“想像”这类词语,似有所得,同时为自己能听到自我的声音感到无比的自豪。毋庸置疑,当无人击节的时候,赞美自己最近拥有一双能听见自己声音的耳朵倒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边看女儿在水中嬉戏,一边生出一句诗来:

  只有沉入五米深的水底闭上眼睛
  才能理解自我身处何种卓越的现实。

  必须承认,诗的结构一直在鼓励我的人生。有时候就是为了鼓励自我才写一首诗。
描述
快速回复